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专家学者谈宏观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

  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这意味着,2023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强调加力提效。

  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实施多年,更要强调政策的优化,通过优化来加力提效。从总量上看,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支出强度毫无疑义应该扩大,但扩大并非无限,财政支出扩张需要同时密切关注财政风险。在财政收入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财政支出的扩张必须有限度。

  积极财政政策更要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财政赤字率的确定一直是个难题。2020年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确定的财政赤字率为3.6%以上,这样的赤字率水平前所未有,且突破所谓3%警戒线的约束。这个指标向上敞口,是在财政收入很不确定情况下定的指标,疫情一旦稳定下来,财政赤字率就会向3%左右回归;2021年财政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2022年财政赤字率确定为2.8%,更是低于3%,这体现了财政可持续性的要求,也给后续财政政策留下了空间。2023年尽管有各方面的困难,财政赤字率仍安排在3%左右较为适宜。考虑到2023年经济增长率有很大概率高于2022年,财政收入的增速将快于2022年,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强度的适度扩张,并不需要太高的财政赤字率作为支撑。

  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要考虑一般公共预算的财政支出强度,而且要统筹考虑其他子预算的支出强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需要重点考虑,特别是专项债券资金所形成的投资。新增专项债规模2021年和2022年均确定为3.65万亿元。2022年专项债实际发行规模略有增加,适应了现实需要。为更好地发挥专项债的作用,需要做好专项债项目投资的启动工作。现实中,一些地方专项债项目储备明显不足,既影响项目启动,又对未来专项债的偿还留下隐患。因此,对于地方来说,地方债结构亟待优化。从统筹风险和发展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地方债结构中一般债的占比。

  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要特别重视市场活力的释放,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困扰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因素之一是资金。财政贴息,可以四两拨千斤。财政贴息手段用得好,可以引导市场投资,激励民间投资。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共同发挥作用,形成支持市场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合力,对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和加强也是有利的。

  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要和财政的正常运行紧密联系起来。没有正常的财政运行,没有扎实的财政工作作为基础,财政政策的作用就无从发挥。考虑到近年来地方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很有必要。要特别关注那些财力较为短缺的地方,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这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没有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就不可能有基层政府治理的现代化,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更要注意通过财政资金注入的方式,让基层政权正常运行。

  (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整理)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总监庞溟: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这意味着2023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健、松紧适度的节奏,继续保持精准发力、协调配合

  精准有力,强调的是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结构精准和总量有力的双重功能,更高质地、更有效地、更强力地支持实体经济、市场主体和居民部门。特别是在延续货币政策稳健基调的前提下,更为侧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部署、使用、加力,以便于货币政策、流动性投放、信用传导更为精准、高效、科学,做到精准发力、充足发力、靠前发力,确保2023年稳健货币政策力度与效能不低于2022年,助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处理好投资、消费、就业、汇率等宏观政策权衡维度的关系,有效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

  在利率方面,预计将通过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和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企业贷款成本、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呵护市场主体内生融资需求、居民部门信贷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合理金融需求。

  在信贷方面,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企业纾困,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房地产行业、消费贷款、“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快相关贷款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信贷总量增长,合力确保金融服务普惠性、可得性、市场主体导向,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协力合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向新模式平稳过渡。

  2023年流动性预计将维持合理充裕状态、宽松平衡态势,以此作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为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保证,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更好结果。

  协调配合,指的是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科技、社会政策要更多协同并进、接续发力、放大效能,配合加大在重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科技攻关、设备更新改造、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协调等重点领域和结构性发展机会的投入,着力以消费和投资拉动需求,努力稳定市场合理预期和社会总需求,有效弥补有效需求,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的良好局面。

  2023年货币政策等各项宏观政策会继续突出稳字当头、稳中有进、稳健有效,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力度和重点,既保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又确保调结构、换动能、促改革、促开放、促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整理)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乔宝华:

  用好产业政策锻造发展优势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作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这对稳定经济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产业稳则经济稳,发挥产业政策效能助力稳增长建议以下三方面着手:

原标题:【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专家学者谈宏观政策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 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19393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乐视“四天半工作制”火了,折射出人们对职场生态改变的期待
下一篇:江歌案二审宣判:法律和道德永远站在一起